联系我们更多>>
地  址:聊城市聊堂路6号
电  话:0635-8426399
传  真:0635-8426399
联系人:付占玉
E_mail:lcstsl@163.com
网  址:http://www.lctsl.cn
新闻中心您所在的位置:首页>新闻信息
人力资源服务业视野中的“薪税保”
来源:本站 作者:匿名 发布:2015/10/13 修改:2015/10/13
隶属:新闻中心 点击:508
人力资源服务业视野中的“薪税保”
 
所有的央企负责人都执行统一的薪酬制度——“三结构”:第一是基本年薪,第二是绩效收入,第三是任期激励。央企负责人的基本年薪是央企在岗职工平均工资的2倍。绩效收入原则上不能超过基本年薪的2倍。任期激励不能超过基本年薪和绩效工资的30%。
 
薪酬构成多样化——兼顾激励机制和降低税负的原则(一)
 
 
对于普通职工来说,如果企业不给其提供免于纳税的法定保障和自愿性福利,其收入完全来源于工资和奖金(或绩效薪酬),即使其全部收入不高,却要缴纳个人所得税。
 
对于企业的中高层管理人员、核心业务人员、核心技术人员来说,其收入往往较高,如果薪酬过于单一,往往税收负担很重。但如果企业能为其设计多样化的薪酬结构,则会在一定程度上帮助高收入者节税,有时甚至可以使其税收负担得以大幅度地降低。
 
如,法定的保险和住房公积金是免税的,大部分自愿性福利待遇和职务消费是免税的,年终奖(年终加薪、年薪和绩效工资)可以独立于发放月份的工资薪金单独纳税,而且计税时可以按照月度平均奖金水平确定适用税率;股票期权所得也可以区别于获得所得当月的工资薪金所得单独纳税,确定适用税率时同样可以除以取得股票期权形式工资薪金所得的境内工作期间月份数;低价售房、售车更有助于节税!
 
薪酬构成多样化——兼顾激励机制和降低税负的原则(二)
 
 
从激励期限上看,薪酬的不同组成部分可归结为短期激励、中期激励和长期激励。长、中、短期薪酬的有效结合有利于调动职工当前工作的积极性,并将职工的长远利益与企业的长远利益联结在一起,有利于企业留住优秀人才,发挥其工作潜能,更好地为公司和自身的长远利益服务;同时,可以防范道德风险和逆向选择,鼓励高级管理人员勤勉进取,创造出优良的经营业绩。
 
构成多样化的薪酬结构,不但使职工具备了基本的生活保障,使其安心于本职工作,而且,降低了税收负担,相当于企业在不增资的情况下提高了职工的税后收入水平,增强企业薪酬水平在人才市场的竞争力,有利于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同时,激发职工努力工作的积极性和工作热情,可以提高企业的劳动生产率,节省企业的用工成本,增加企业的经济效益。
职工收入延期化——兼顾短期利益和长期利益的原则
 
 
使职工收入延期化的主要方法是实行员工持股制度。员工持股制度是使职工(包括经营者)拥有一定数量的企业股权,从而激励职工的一种制度,它能够将企业和职工的短期利益和长远利益有效结合,尤其使经营者站在所有者的立场思考问题,达到企业所有者和经营者利益共同增长的双赢目的。
 
员工持股制度是指企业经营者和普通职工通过持有企业股权的形式,来分享企业的剩余索取权并从企业经营业绩带动股价上升中获得收益的一种薪酬激励方式。
 
员工持股制度均有两种基本形式,一是普通职工持股制度,二是高管人员持股制度。即职工持股计划的授予对象包括全员持股、高层经理持股、管理与业务骨干持股等。实施员工持股制度的工具选择有实股、虚股、股票期权和股票增值权等。参与员工持股制度的资金来源一般有职工直接出资、职工工资抵扣、企业资助(如奖励红股形成职工持股)和银行贷款等。
职工收入费用化——把握合理性降低税收负担的原则
 
 
职工收入费用化就是将职工个人的部分应税收入转化为企业经营费用,且可在企业所得税前扣除,如将发放工资、奖金、 津贴和补贴的方式改为凭票报销,将职工个人用税后收入负担的支出改由企业福利提供。职工收入费用化不但可以使职工少缴个人所得税,有时还可以使企业少缴企业所得税,但应注意减税的合理性。
 
减税的合理性原则主要体现在,企业应为职工报销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相关的费用支出,如为职工报销通讯费、交通费、差旅费以及公务用车改革的各种费用等;
 
企业应尽量为职工提供带薪休假、午餐、医疗保健等国家允许及可以在企业所得税前列支又不缴纳个人所得税的福利待遇。
收益风险科学化——控制涉税风险获节税利益的原则
 
 
企业通过薪酬设计帮助职工减税的过程中应坚持收益与风险兼顾的原则。薪酬设计中的纳税管理不但要帮助职工减税,而且要降低和规避企业和职工减税过程中的税务风险。
 
一般来说,纳税人的减税利益越大,涉税风险也可能越大。薪酬纳税管理必须在减税利益与减税风险之间进行权衡,在实现减税利益最大化的同时,科学合理地控制涉税风险,以涉税风险最小化或者涉税零风险为前提,以保证企业和职工真正获得节税利益。http://www.lctsl.com/

上一个新闻:【人力资源】招人

下一个新闻:老板不重视人力资
版权所有 2012-2013 山东聊城市天时利人力资源发展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聊城市聊堂路6号   
联系电话:0635-8426399  手机:13012683363  鲁ICP备 00000000 号